17个部门推行25项措施:救助和解决困难,支持中小企业发展

2020-12-01 15:11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在中国1.2亿个市场主体中,有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和80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。在“六保”任务中,“保市场主体”的关键是保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。如果保留中小企业,就可以稳定就业,保持中国经济的源泉。近年来,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。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发展?不久前,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、科技部、财政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扶持体系的若干意见》企业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从七个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措施。出台的《意见》有哪些优势,一段时间内政策执行效果如何?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、专家和企业。


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、痛点、堵点,首次从制度设计层面推动中小企业发展。近两年来,特别是今年以来,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。这次印发的意见有什么区别?


image.png


首次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设计制度,是对各地区、各部门长期以来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总结和推动。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看来,加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建设,是管理的一个根本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课题。有了良好的制度保障,企业的发展才会有根本的支撑。


受疫情影响,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一些基础性和制度性问题凸显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理事长张景强表示,中小企业数量多、领域广,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差、统计监测困难、抵押物缺乏、信用建设不健全等问题,导致融资困难。


此外,刘明康认为,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顶端,因为它们处于中国产业链最具竞争力的地位。


针对这些问题,《意见》把制度设计放在首位,从基本制度、财税支持体系、融资促进体系、创新发展体系、法律权益保障体系、组织领导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。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认为,主要有三个特点——注重政策衔接。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,如金融、金融、社会保障等,都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有关,形成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多层次政策体系。


明确问题导向。围绕中小企业发展和相关工作中的难点、痛点、堵点,着力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制度,完善基础工作,形成常态化、长效机制。


注重制度创新。把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加大对提高中小企业管理水平、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支持力度。为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各类不可抗力事件,提出创新措施,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应急救援机制,帮助中小企业应对自然灾害、事故灾害、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治安事件。

责任编辑:无量渡口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环球商讯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